一把火烧掉的建福宫 灰烬中熔出一万七千两黄金!

凤凰探索 2015/05/1909:51 显示图片

据史料记载,1923年,建福宫花园起火,火烧了整整一夜,花园内全部建筑只余熏黑的外壳和冒烟的瓦砾。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由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的建福宫复建工程, 2006年工程竣工。从建花园、火灾、复建到复建完成,3个世纪已经过去。经历过兵荒马乱和政治运动,真正地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何其困难。而建福宫曾经是乾隆最喜爱的处所,奇珍异宝封藏其中,历经火灾又重建,可被视作一个观察历史的巧妙切入点。贝纳托•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用这场大火来隐喻末代皇朝日薄西山的悲壮。

据史料记载,1923年,建福宫花园起火,火烧了整整一夜,花园内全部建筑只余熏黑的外壳和冒烟的瓦砾。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由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的建福宫复建工程, 2006年工程竣工。从建花园、火灾、复建到复建完成,3个世纪已经过去。经历过兵荒马乱和政治运动,真正地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何其困难。而建福宫曾经是乾隆最喜爱的处所,奇珍异宝封藏其中,历经火灾又重建,可被视作一个观察历史的巧妙切入点。贝纳托•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用这场大火来隐喻末代皇朝日薄西山的悲壮。

乾隆皇帝曾经敕诏下令,紫禁城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不得丢失,但是却没有想出一套办法来管理这个硕大的宝库。 1923年6月27日,建福宫花园就突发大火。在这样的背景下,溥仪在自传中把大火的起因归咎于宫内的太监,他推断有人在满藏宝物的建福宫花园盗窃,然后纵火毁灭证据。

乾隆皇帝曾经敕诏下令,紫禁城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不得丢失,但是却没有想出一套办法来管理这个硕大的宝库。 1923年6月27日,建福宫花园就突发大火。在这样的背景下,溥仪在自传中把大火的起因归咎于宫内的太监,他推断有人在满藏宝物的建福宫花园盗窃,然后纵火毁灭证据。

大火到第二天早上7时才熄灭,而建福宫花园里的全部建筑只余“熏黑的外壳和冒烟的瓦砾”。 溥仪在自传中将建福宫火灾推断为太监偷盗而纵火,就这样,在一堆破旧的瓦砾之下。熔化的金子拣出了一万七千多两 !当中列出大火烧毁的物品如下: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和古书几万册。溥仪在自传慨叹:“这是根据什么账写的,只有天晓得。”

大火到第二天早上7时才熄灭,而建福宫花园里的全部建筑只余“熏黑的外壳和冒烟的瓦砾”。 溥仪在自传中将建福宫火灾推断为太监偷盗而纵火,就这样,在一堆破旧的瓦砾之下。熔化的金子拣出了一万七千多两 !当中列出大火烧毁的物品如下: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和古书几万册。溥仪在自传慨叹:“这是根据什么账写的,只有天晓得。”

而建福宫的灰烬所能扒拉出的财富已经足够令世人咋舌。溥仪这样记录:固然是找不出什么字画、古瓷之类的东西了,但烧熔的金银铜锡还不少。内务府把北京各金店找来投标,一个金店以五十万元的价格买到了这片灰烬的处理权,把熔化的金块金片拣出了一万七千多两。

而建福宫的灰烬所能扒拉出的财富已经足够令世人咋舌。溥仪这样记录:固然是找不出什么字画、古瓷之类的东西了,但烧熔的金银铜锡还不少。内务府把北京各金店找来投标,一个金店以五十万元的价格买到了这片灰烬的处理权,把熔化的金块金片拣出了一万七千多两。

金店把这些东西拣走之后,内务府把余下的灰烬装了许多麻袋,分给了内务府的人们。后来有个内务府官员告诉我,他叔父那时施舍给北京雍和宫和柏林寺每庙各两座黄金‘坛城’,它的直径和高度均有一尺上下,就是用麻袋里的灰烬提制出来的。”

金店把这些东西拣走之后,内务府把余下的灰烬装了许多麻袋,分给了内务府的人们。后来有个内务府官员告诉我,他叔父那时施舍给北京雍和宫和柏林寺每庙各两座黄金‘坛城’,它的直径和高度均有一尺上下,就是用麻袋里的灰烬提制出来的。”

乾隆搜罗来的奇珍异宝在紫禁城、热河行宫和圆明园都有收藏,但是最多的是放在建福宫。因此,毫无疑问,乾隆收藏的无数珍贵文物在1923年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今人无法计算其中损失。

乾隆搜罗来的奇珍异宝在紫禁城、热河行宫和圆明园都有收藏,但是最多的是放在建福宫。因此,毫无疑问,乾隆收藏的无数珍贵文物在1923年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今人无法计算其中损失。

更多精彩,请关注凤凰探索频道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请关注凤凰探索频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