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烈士陵园老兵扫墓:他在战友墓碑前拨通了其父电话
核心提要:1984年4月28号,老山战役打响了。中国军队仅用了5个小时56分,就拿下了老山主峰。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后方,人们奔走相告,欢呼胜利,也为老山英雄喝采。不过,此时在老山前线阵地上,却正在发生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一幕。
核心提要:陈洪远是被中央军委授予的孤胆英雄,只身一人消灭了敌人一个连的指挥部,歼灭敌人16名,数年间,他曾多次重返老山,希望解开困扰自己多年的疑惑。
凤凰卫视6月25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32年前,他浴血南疆,肚子捣毁敌军阵地,被中央委授予孤胆英雄称号。
陈洪远:有的才十八九岁,把自己的生命都献出去了。
解说:32年后,他情系南疆,数次重返昔日战场,希望修补战火中那些残缺的记忆。
陈洪远:有时候就在梦中都哭,一醒来床头都是湿了。
解说:本周节目我们随孤胆英雄陈洪远一起重返老山。
“孤胆英雄”陈洪远只身攀岩捣毁越军指挥所
姜楠:1984年4月28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军控制的老山地区多个据点进行了集中拔点作战,老山血战在长达十年的中越边界战争中最为激烈,也最为残酷,陈洪远参加老山作战时时任老山主攻团一营一连四(班)班长,战斗中陈洪远所在的一营,担任穿插敌后的任务,不料穿插中途遭遇越军炮火覆盖损失惨重,被炮火打散后,陈洪远独自一人寻着枪炮声的方向在敌人的网状阵地内先后三次和越军遭遇并歼敌16名,战斗中陈洪远眉骨中弹,在继续沿堑壕搜索时遇到战友,后被送往后方医院医治,战后陈洪远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称号。
陈洪远:这个就是共和国授予的十大英雄,这个是杨再林,这个是我,这个是那个张大权,我们五年的副连长,打老山的时候。
解说:老山作战让陈洪远成为了英雄,也让他失去了左眼,身体多处留下伤痕,在后方医院陈洪远结了南疆作战的英雄,也对整个老山作战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在医院康复期间陈洪远经常听到老山主攻团二营三营的战斗事迹,但他所在的一营却很少有人提及,随后他听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传说带领一营执行穿插任务的副团长向坤山受到贪生怕死违抗军令等多项指控,险些上了军事法庭。
陈洪远(收复老山战斗孤胆英雄):我受伤以后来住院,然后就开始到全国各地作报告,作了差不多一年多吧,作完报告我就上学,上学上了四年后来就分开了。
解说:时隔多年陈洪远返回连队的时候很多都战友都离开了部队,当年在后方医院听到的消息终也没能得到证实,但老山作战担任主攻的二营和三营都受到表彰,唯独自己所在的一营干部受到处分,这其中的原因陈洪远始终没想明白。
陈洪远:我就想,为什么我们营怎么会,营长、教导员还有副团长他们怎么会受处分,还处得很重,当时听说还要把副团长抓起来,对这个问题老是耿耿于怀,一听到老山作战马上在脑子里面就浮现出这些问题。
解说:中国和越南有着一条上千公里的陆上边界,1975年越南出动武装部队跨越中越传统边界线,由此引发了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中越战争,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建议与越南政府举行边界谈判,协商解决两国争端,越南表面同意改善中越关系,却暗中将精锐部队调到北方边界,并派兵占领边界线上的一些重要骑线点,为争取边界斗争的主动权,1984年4月28日中国军队对越军控制的多个据点进行了集中拔点作战,老山作战时陈洪远随老山主攻团一营执行穿插敌后,阻敌增援段其后路的战斗任务,途中陈洪远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络,此时攻打老山的战斗已经打响,按战前部署哪里有枪声哪里就是战场,寻着枪炮声陈洪远独自顺峭壁攀岩而上,发现山顶上竟是越军阵地,陈洪远迅速甩出两颗手榴弹,没等硝烟散尽就纵身冲入了堑壕。
陈洪远:一进去我就摸到敌人的尸体,就一个一个地检查,当我检查到最后一个敌人时他一下子就把我那个枪管抓住了,正好那个枪口对着他的胸部这里,我就一扣扳机。
解说:陈洪远沿堑壕继续搜索在阵地的另一侧他发现了一个越军指挥所,陈洪远匍匐前进,进敌后拉响了手榴弹。
陈洪远:两枚手榴弹同时拉火,扔进去了又炸死了三个敌人,其中有一个是他的军官,耳机还没有摘下来,还在说话,我就用我们学的越南语言说了几句,缴枪不杀。
解说:通过步话机陈洪远向越军喊话并迅速收缴战利品,这些战利品战后也成了陈洪远孤胆作战的实证。
陈洪远:送话器把它用刀子割下来,我就装进我的挎包里面,然后把敌人那个军官的望远镜挂在我的胸前。
解说:陈洪远继续沿堑壕搜索前进,并再一次与越军遭遇,战斗中陈洪远左眉骨中弹,来不及包扎伤口陈洪远继续沿堑壕追剿越军,途中遇到了冲上阵地的战友,随后他退出了战斗,与受伤的战友在原始丛林里艰难跋涉了三天两夜后被搜救对发现并送往后方医院进行治疗,由于孤身一人作战有关一营的战况陈洪远不甚了了,三十多年间,陈洪远曾多次重返老山希望对一营当年的老山作战情况做更多的了解,2016年清明节前夕陈洪远准备再次出发,这一次他要先到四川巴中了解情况,因为那里有好几位一营的战友。
陈洪远:我去巴中不光是去了解这些问题,还有我们连有牺牲的烈士的父母啊,我也想去看一看,一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的父母啊确实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所以想到这些战友牺牲之后我心里特别地难过,有时候就一做梦有时候就在梦中都哭,一醒来床头都湿了。
陈洪远家人:早就盼着这一天去了,特别期盼了,快有一个多月了,拿那个东西念啊,回忆当时的场景啊。
陈洪远:这是给战友带点特产过去吧。
解说:陈洪远负伤后在战场上曾遇到过两位战友,其中一名叫程洪的战友就住在巴中。
视频片断:战友们好,三十多了年。我你晓得吗?真想不起来三十多年了。你受伤的时候是不是住医院在一块?没有受伤在一起,嗯,三天,三天我两个在一起,程洪。啊,想起了呀。还有陈明,二连有一个我叫不出来名字。
解说:老山作战时程洪的肩膀被越军的子弹洞穿,退出战斗后遇到陈洪远,陈洪远当时左眼已经失明,将缴获的战利品交给程洪保管。
程洪:真是,你眼睛蒙到,看你的望远镜和一个八一电台那个耳机,一本地图,你说别丢了。
陈洪远: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预备唱。
歌曲: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钢铁集体。
烈士程江绝笔家书:军人效力沙场当义无反顾
解说:他是被中央军委授予的孤胆英雄,只身一人消灭了敌人一个连的指挥部,歼灭敌人16名,数年间,他曾多次重返老山,希望解开困扰自己多年的疑惑。
陈洪远:为什么我们营怎么会,营长什么教导员,还有副团长他们怎么会受处分,还处得很重,当时听说还要把副团长抓起来,当时我就不可思议。
解说:与战友短暂的相聚之后,陈洪远随巴中的部分战友来到了四川巴中区的梁永镇,烈士程江的父亲就住在这个小镇上,程江和陈洪远曾是老山作战时老山主攻团一营一连的战友。
宗新:来来来,快坐快坐。
陈洪远:看你精神面貌很好。
程宗新:精神面貌还可以。
陈洪远:程江在部队表现非常好,打仗的时候呢主动,连里面想把他,连长想把他弄到身边当通讯员,但是他要求到最前沿所以要求到正规班里面去,所以他就主动要求,哪里危险他就要求到哪去,所以他就主动提出来给连长,连长不同意啊,不同意他就解说:程江的一封血书感动了首长,也点燃了全连战士参战的激情,1984年4月28日晚7时,一营七百多名官兵冒雨离开了营地向敌后穿插,穿插途中一营遭到了越军的火力封锁。
陈洪远:我们排,然后后来就跟他们被那个炮弹打散了,打散了之后我后来就一个人跟班里面也打散了。
解说:陈洪远被打散后任忠富和程江一起向76号高地发起冲击。
任忠富:程江比我跑得快,我们两个人相差的距离就是两米,程江先进战壕,跳进去,跳进去战后后呢就甩了两个手榴弹然后就趴下,他一看不行,后来我们到那个地方打了甩了手榴弹他那个枪声过后,78号高地的两边火力就全部打到76号高地的前沿上了。
解说:按预定的穿插路线一营经四个高地占领冲击出发位置,但实际上一营穿插路线上竟有多个高地上有敌军防御,没等占领冲击出发位置一营在炮火中就与敌军展开了近距离厮杀。
任忠富:程江打了一夹子弹,我打了接近两夹,他甩了一个手榴弹,反正一夹子弹就没打完他就中弹了,我把弹夹换了之后我就看程江怎么了,程江怎么不动了,我就拉他,我一拉他我扳过来一拉,他那个血一下子就冒起来了。
解说:三十多年了,这位也曾历经沙场的老兵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听人讲述长子程江的战斗经历,老人听得很认真也很仔细,战友们到访勾起了老人对儿子生前的很多回忆。
程宗新(烈士程江父亲):这个娃在读书的时候就有段经过,我说你长大干什么呢,当兵,一口答应就是当兵,在屋里读书比较乖,不怕事,好学,不怕事,我去出差他在那个河口钓鱼,回来就被我碰到了,把他教训了一顿,但是没有打他,第二天窗户上就写起了,粉笔写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写起了。
解说:程江高中毕业后决定报名参军,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
程宗新:她(程江的母亲)说我只有这么娃聪明,你要弄去当兵,我就要靠他,我说这个子女是国家的人,不是私人财产,那做了好多工作。
解说:听说程江所在的部队要开赴南疆,母亲整日里忧心忡忡,不免开始埋怨程江的父亲,当收到程江的阵亡通知书的时候她更是伤心欲绝。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程宗新:我要我的儿子,我不准他去你要去喊他去当兵,我不支持你要支持,现在我就要这个人,我到哪去找这个人呀。
解说:程江牺牲后程江的母亲郁郁寡欢一病不起,程江的父亲1986年从麻栗坡烈士陵园给儿子扫墓回来后身体也每况愈下,常年疾病缠身。
程宗新:第一次去看他以后回来得了十年病,十年,整整十年,从那麻栗坡县坟墓里头一出来那一天就没办法,悲痛就是自己的亲骨肉嘛,是吧,我家里是三个儿子,只有他是个顶梁柱,最聪明。
解说:出征前,几乎所有的官兵都利用备战的间隙给家里写的信,由于程江的文笔很好,他当年写给父亲的家书很多战友都争相传看过。程江生前没有留下什么,出征前的这封家书成了他留给父亲唯一的一件遗物。
陈洪远:你看看这写得多好,字也写得不错,他确实是,真是在连队他文化是算高的,这个字写得非常好。
程江家书:这大概是的最后一封信了,因为在我与你们通信时或许马上就要去杀敌了,父亲你老人家知道军人效力沙场当义无反顾,在这即将冲锋陷阵的存亡之秋前进百步千步说明了什么,倘若萎缩不前后退半步这又意味着什么,程哲,程波,哥哥19岁了,没有给你们做出什么楷模,只让这首诗作伴,啊年轻的朋友,不要迷茫不要惆怅,勇往直前坚韧不拔,胜利在智慧的山顶上闪光,我死后渴望乞求爹娘们擦去伤心的眼泪。
解说:在1979年到198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十年间,巴中参战人员有1200名,伤残近200人,其中烈士23人,很多烈士父母都居住在农村生活并不富裕,看望过程江的父母后陈洪远和战友们一起来到了大山深处的石家湾村,这个小山村里生活着烈士石伟年迈的双亲。
视频片断:叔叔你好,石伟一个连队的战斗英雄,这是石伟的妈妈,我也73了,73了,您的身体怎么样现在,我什么病有,只是颈椎病,那一年在城里你还给了我200块钱,应该的,应该的,不止200,你们的钱我花多了,你们都很辛苦。
解说:老山作战时石伟随喷火班配属在一营,在攻打1072号高地时他在用火焰喷射器近距离摧毁了敌军碉堡之后不幸中弹牺牲,当年只有19岁,出征前战友王成东曾见过石伟最后一面。
王成东:他们住在上面寨子上的,他那天专门下来,我们还在一起还交流过。
石伟母亲:他还是个高中毕业,只有他才有文化后来他走了,我们家三个孩子都没念书。
王成东:还会写诗,他经常写点小诗拿给我看,最后他说他要去打仗了,我们都还私下交流过,我们见了一次他就走了,在巴中的战友和他耍得最好。
解说:石伟父母居住的老屋在修建涵洞时受损,施工单位曾承诺解决,但两年过去了,是拆迁还是新建依然没有消息,见两位老人居住条件如此不堪,几位战友的情绪显得很低落。
陈洪远:整个这半边都垮了。
王成东:它这下面你晓得不,这下面钻洞。
陈洪远:所以当时人在这里多危险,我们这次来这里看到这个情况刚才跟他商量了,他说等扫墓回来,我们去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回来我们一定想办法给政府反映反映,想办法把这个事解决了,您放心。
老兵张志平忆“让功”:烈士伤员功劳比我大
解说:32年后陈洪远第一次来到战友程江的家里看望烈士的父母。
程宗新:我家里是三个儿子,只有他是顶梁柱,最聪明。
解说:他近距离地清楚了战友程江的战斗经历。
王成东:一夹子弹就打完,没打完他就中弹了。
解说:告别石伟的父母,陈洪远和几位战友来到了巴州区凌云乡方山寨村,张志平是老山主攻团五连二排四班的一名战时,老山激5小时后,他和副指导员张大权班长敖建强三人率先攻上了老山主峰,陈洪远此行的目的是想通过张志平了解老山主峰的战斗情况。
陈洪远:你好你好,来看你来了,是啊,30多年没见了,哎呀,好想你啊,好想你啊,你辛苦了,辛苦了。
张志平:不辛苦,不辛苦。
陈洪远:辛苦辛苦,哎呀,30多年。
张志平:走家里坐。
陈洪远:好好好。
张志平:这边是我大叔家里的。
陈洪远:哦,这是大叔家。
张志平:这边是我大叔家的,这边是我我家的。
陈洪远:这边是你家,那你后来回来之后就主要是,就是务农,主要是种一些庄稼。
张志平:主要种地,我们种水稻,种小麦、油菜。
陈洪远:小麦还有水稻。
解说:张志平向战友们讲述了老山作战时自己的战斗经历,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开始打响,张志平所在的五连是老山右翼攻击营的主攻连,副连长张大权担任突击队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攻击老山主峰阵地,向老山主峰发起攻击后不久,张志平所在的五连迅速攻占了21号52号高地,这时主峰守敌集中火力压制五连,五连副连长张大权见进攻受阻,将全排分成小组多路,数次向主峰发起冲击。
张志平:主峰最陡峭的,下边防步兵壕,也就是一个陷阱,我们三个人都掉进陷阱里去了,然后张大权说我们死也要死在阵地上,主峰上面去,然后他就蹲下去把我和敖建强两人顶上去,用肩顶上去。
解说:此时五连几乎全部被越军火力压制,失去火力支援的张大权带来张志平和敖建强一米一米向前推进,此时张大权全身已多处负伤。
张志平:(张大权)肠子露出来一米多长,然后用急救包扎起来,然后就用腰带再扎起来,这会儿他才把肠子塞进去,然后又和我们冲,他的枪没子弹了,他就把我的机枪拿去,把我的机枪夹在手腕上,一只手这么着,消灭了不少的敌人。
解说:张大权手持机枪向主峰冲击,这时已经带伤战斗了三个多小时。
张志平:他说小张你从右边,敖健强从左边,我从中间三面包抄,把敌人包抄在主峰上,刚说了那句话,啪啪的两声副连长倒下了,头部中伤,中弹了,就倒在那儿了,我再叫也叫不答应了。
陈洪远:感到很难受吧?
张志平:当时我去拿他的望远镜,取他的对讲机,再叫也叫不答应了。
姜楠:从1984年4月28日早晨6点30分开始攻击,老山主攻团终于在11点37分全歼盘踞在主峰长达五年的越军,张大权牺牲后安葬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的英雄台,老山主峰也建了一座张大权的雕塑,战后,张大权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作为和张大权一起攻上老山主峰的张志平也被部队授予了一等功,然而张志平主动让功给了其他烈士和伤员。
张志平:指导员把我叫到连队办公室说,他说你怎么给你评功你不要,我说那个烈士生命都没有了,伤员腿也没有了,手也没有了,有些眼睛也瞎了,他们的功劳比我更大,我当时只想我活着就行了,最后连队还是给我立了三等功,三等功回来农村就不包分配了,就是这个情况。
解说:返乡三十多年间,张志平足迹几乎遍布全国,为了生计他在新疆摘过棉花,在河北干过建筑工人,在外打工的日子那段浴血老山的经历他很少对外人提及。
张志平:我家里六口人,一人半亩地,三亩地。
陈洪远:总共才三亩地。
张志平:总共三亩地。
陈洪远:那种的粮食能打多少啊?
张志平:整个收入吧我们家就一万来块钱。
陈洪远:一年?
张志平:一年,很早我就想去看看那些战友们,看那些烈士,给那些烈士扫扫墓。
陈洪远:一起去。
张志平:好。
陈洪远:去看看那些牺牲的战友。
张志平:好的好的。
陈洪远:扫扫墓。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解说:在巴中探望战友期间,听说陈洪远要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几位战友相约将一起前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去云南参加祭奠的战友来到了四川巴中烈士陵园进行了遥祭。
陈洪远:由于这个去麻栗坡烈士陵园太远了,我们只能在这里遥祝这个纪念我们麻栗坡的烈士们,我们向他们鞠三鞠躬吧。
解说: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四公里处,始建于1979年,这里安放着957名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战斗英雄张大权的墓碑也埋在麻栗坡。2016年3月25日,张志平提前一天赶到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张志平:我坐火车过来的,然后坐到昆明,昆明又倒长途班车下来的,来我们买点东西嘛,鞭炮上面可不可以放呢?
视频片段:可以放,专门有个放鞭炮的地方。我是第一次来,我还找不到,这有花名册,你可以在那里翻,花名册,对,这有花名册,哎呀,太好了,张大权,曾义新,四川,四川哪个地方,四川巴中,8排0-3,他第一次受伤他掩护,我在下面就把他的手腕打了,然后我抱住她,卫生员在那里包扎,敌人上面第二次的子弹打住他的胸部,我抱在手上打死的,就是这个,这是我新兵来的班长,张大权子啊哪个地方,哦,在那里,找到了,找到了,这是你的战友,他是我的副连长,当时我们是三个人和他,和连长一起冲上主峰的,连长,说不出来了,多少年我就想来看你,可惜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金子,我是个普通的农民,我们的弟兄,这是我在家乡的酒,我给你带来了,你当年,我当新兵的时候你还为我盖被子,我过生日的时候你还给我夹菜,我很多年就想来看你,但是一直条件不允许,你老大哥在那边好吗?如果你在那边好你就给我托个梦过来,我家里还有父母,我有一儿一女,最小的姑娘还在读书,大的孩子都打工去了。
“尖刀班”班长婚后两天上老山前线不幸牺牲
解说:他是和张大权一起率先登上老山主峰的战斗英雄,战后他荣获一等功,却主动把战功让给了其他战友,32年后,他第一次来到麻栗坡陵园祭奠战友。
张志平:连长,说不出来了。
解说:任忠富和陈洪远是一个排的战友,老山作战时身体多处负伤,1984年,任忠富复原回到老家巴中,三十多年间他收集整理老山作战时战友们的战斗经历和烈士家属住址名单。
任忠富:石伟在6排61号。
陈洪远:石伟在6排,这是第几排呀。
解说:任忠富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了900多位烈士的战斗经历和烈属的信息,搜集整理这些信息任忠富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任忠富:这个时候记得比较全了,从2009年开始了,2009年你看嘛,从这里开始你看,麻栗坡跟他们从民政局、民政干部,包括历时所长,9000多个,我有9000多个电话,包括埋葬的位置,家庭情况,哪里的人,具体的,详细的。
陈洪远:你记的是光是牺牲的吧?
任忠富:嗯,对。
解说:任忠富最初只是逢年过节看望烈士的父母,后来寻找范围逐步扩大,四川、贵州、云南,2004年任忠富开始带烈士父母来陵园扫墓,最多的一次任忠富带了九位烈士的父母来到烈士陵园,烈士程江的父亲因身体多有不便这次没来扫墓,在程江的墓碑前,任忠富拨通了程江父亲的电话。
程宗新:喂,小任。
任忠富:程叔,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程江的墓头了,已经给他点了烟了。
程宗新:他已经走了,但也为我们家乡人争气争光了,我也感到骄傲自豪,让他一路走好。
陈洪远:老战友老班长我来看你来了啊。
解说:杨铸,白族战士,老山作战时时任尖刀班班长,在向76号高地发起冲击时不幸中弹身亡,出征前,杨铸的未婚妻赶来为他送行,并提出要举办婚礼,生死未卜,杨铸拒绝了未婚妻的好意,但最终在姑娘的坚持下,出征前两天杨铸还是在军营举行了婚礼,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幕任忠富至今还记忆犹新。
陈洪远:老战友老班长,你在那边还好吗?
任忠富:我常常当着他的面说的,不该结婚的时候你就不该结婚,他跑去结婚了,结婚两天打仗了。
陈洪远:结婚两天上前线了。
解说:在麻栗坡寻访期间,陈洪远见到了原老山主攻团三营营长臧雷,作为当时的营职干部,臧雷对老山作战的整个情况都比较了解。
臧雷:一连的班长陈洪远,也是优秀班长,他的那场战斗几个小时很精彩,前前后后毙敌16名,端掉敌人一个连队指挥所,一个眼睛打掉了,他的那个战斗行动对整个收复老山这个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什么呢?他端掉连指挥所了,为二营的作战和三营的作战都做出了贡献,要不是他这两个营还要付出重大伤亡,一营全营是80来个人,是我们全军整个十四军整个40师整个老山主攻团牺牲最多的一个营,牺牲最多的一个营,这个营打的很顽强,它完全按照上级的命令执行了当前任务,后续任务,很多部队主动地战斗完成任务,比如说三连,三连有一个排攻击目标,由于山高林密它走错了方向,它打到什么位置了,打到九连这个位置上来了,这个排是两个排长,一个叫做曾荣德,在底下,一个叫做钱留云,钱留云是昆明人士,城市兵,两个排长全部牺牲,连牺牲带伤最后还有四个完好的同志,主动地加入了七连的战斗,参加了夺取主峰的战斗,这是一营,一营在1979年攻克老街打解说:陈洪远和任忠富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与前来祭扫的吴德众不期而遇,吴德众在老山作战时时任一连指导员。
吴德众:曾荣德我来看你来了啊,指导员来看你了,代表全连来看你,在天堂那边好好活着,好好生活,给你送钱来了,花吧。
解说:曾荣德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时任老山主攻团一营三连的一名排长,人称“小诗人”,战斗打响后遭遇敌军火力网封锁,全排伤亡惨重。
吴德众(一连指导员):可能是头部中弹,胸部几处后来就不行了,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张德武(音)副连长给我报告他说排长牺牲了,牺牲了,就那样,他打到敌人的火力点用钢板弹回来,砰砰砰,攻不上去了,攻几次,牺牲太大,一定要顶住,一定要把敌人消灭,要在1072高地上坚决打退敌人,所以说当时在1072高地我们分了三个方向,由于部队作炮火袭击,打散了,各自为战。
解说:武德众带一连穿插到位后率先抢占攻击出发位置但向1072高地发起攻击后不久遇敌军高射枪火力压制部队出现大量伤亡。
武德众:1984年4月28号下午就天快黑的时候他们抬着我,抬到越南的南家村(音),两个兵说指导员我们抬大我们阵地出发的地方了,当时我清醒了,那个流血太多了,我一看坏了,这跑到越南这边来了,我说这样的话,我们天黑撤不出去说不定就被敌人俘虏了,那个时候枪弹都没带,他们两个抬着我,我干脆一个人取了个竹竿子,探了一下,我说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回走。
解说:两个战士在丛林中抬着武德众走了三天三夜,够遇到搜救人员武德众被送往后方医院。
武德众:我们穿插连,穿插到敌人的心脏里面,尖刀连,穿到尖刀连,为什么,两面,就可以四面受敌,我们的干部战士都是非常勇敢的,哪里有枪响,哪里有炮响就往哪里冲就往哪跑,所以消灭敌人比较多,我们整个连的情况就是这样,各自为战。
解说:4月28日,老山作战当天,仅一连就有17名战士在阵地上壮烈牺牲,轻重伤员超过四五十人。
陈洪远:成群,我们来看你来了啊,我们一个排的战友来看你来了,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解说:马成群机枪连战士,配属在陈洪远所在的一排执行穿插任务,在掩护战友执行穿越越军封锁线的时候被炮弹击中当时只有二十岁。
陈洪远:刚开始啊我们到了那个位置,敌人的炮一打里,当时他就受伤了,给他包扎,正好打到他要害了,是打的心脏还是啥大概,当时看到那个伤口很好,所以当时我还以为没事,就这么一个小口子,就在胸口这里一个小口子,一个小口子肯定没事啊,所以包扎一下吧,结果没想到牺牲了,可能打到心脏。他们班的重火器。
解说:为了了解一营当年老山作战的更多细节,陈洪远辗转找到了当年带一营执行穿插任务的副团长向坤山。
陈洪远:副团长,来看你来了。
向坤山:洪远好多年没见了。
陈洪远:三十多年没见了。
向坤山:小孙,37年了,1979年作战的战友,我们一营的战斗英雄。我认为我们的一营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我们这个营打出了1979年英雄营的威风,我们一营的战士,我们的干部就我副团长坦诚地说,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解说:战后向坤山的确是被连降两级,一营的几位营职干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不过一年后,向坤山被官复原职,其中原因至今也没有定论,1986年向坤山转到地方工作。
向坤山:这个事情时过境迁了,对吧,想想我们牺牲的烈士和负伤的战友我还能够完整地回到地方工作,这个里面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对不对,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有一句古语吧,对吧,就是人间三千事一笑解千愁,对吧,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
解说:一路寻访解开了陈洪远心中很多疑虑,三十多年了,很多战友的故事他第一次听人讲述,站在墓碑前那些模糊了的记忆他觉得越来越清晰,一个个年轻的面孔他觉得也越来越熟悉。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