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 巴蜀大地的千年艺术奇葩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1月12日 10:17:36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古诗表现了华夏大地上欢度春节时,家家户户换上新的年画,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早在北宋时期,巴蜀大地上就已产生年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四川绵竹年画。作为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民间艺术,绵竹年画依然蓬勃发展。它的足迹不只遍及国内,也曾远销东南亚等地,并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民间美术。

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撰文/程必伦摄影/袁蓉荪等

这幅《文武加官》的年画取材于传统戏曲中的“跳加官”。旧时传统戏开场时,一人戴面具抱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缓步而出,循台三匝,不作一声。此仪式称作跳加官,寓意加官进禄。图中两位神仙分别捧着武将盔和文官帽,故称文武加官。这幅门画是民国时期的绵竹年画作品,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色彩依然艳丽。

1968年的冬季,一夜大雪过后的四川省绵竹县,积雪覆盖,显得格外安静祥和。在绵竹文化馆里,西南送电公司安装高压线路的工人被安排在这里暂住,因大雪他们没有出工。在馆内嬉闹时,有人不小心撞坏了木板墙,无意间发现了藏于其中的140多块绵竹年画的木刻版。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的文化馆馆长侯世武和老馆长黄宗厚,偷偷藏进文化馆夹墙中的清代木刻版。由于不懂年画,工人们将木刻版取出来,劈开当作薪柴生火取暖。当绵竹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时,70多块精美的清代年画木刻版已被焚烧殆尽,仅剩74块得以保存下来。从那时起,作为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民间艺术,绵竹年画的价值重新被各级政府重视起来。

图为绵竹年画北派传人李方福在展示老刻版,他旁边的年画便是由这些老刻版所印制。在常年的创作中,李方福练就了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他将印好轮廓的线版贴在墙上,手端颜色碗进行勾画,自幼练成的“悬腕功”使他上色时挥洒自如。摄影/袁蓉荪

分布图

全国主要木版年画分布图

在中国,过传统春节的地方,都有制作和张贴年画的历史。按照国内美术史对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分布区域的划分,北方年画主要指北京、河北、天津、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其中以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河北武强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陕西凤翔年画最为杰出。四川的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和重庆梁平年画等是西南地区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其中绵竹年画最为典型。在题材上各地的年画大体一致,主要分为镇宅门神、儿童仕女、神话故事等,但表现却各具风格。

一幅线稿印制好之后,需要轻轻揭起来,挂在竹竿上晾干。摄影/袁蓉荪

线版的雕刻讲究线条粗细均匀、流畅,最能体现艺人的技术水平。刻好后,凸起的阳文线条平整且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的刻版才算好版。摄影/袁蓉荪

因竹而兴盛的民间工艺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北部,距离成都市83公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气候温和,适合竹类的生长,因盛产绵竹而得名。在《绵竹县志》中记载:“古时绵竹盛产竹,品种20余,绵竹尤胜,叶细片多而不下垂,质柔……”

竹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造纸原料,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白笳竹、笼竹凡十五种皆可造纸。”绵竹市也因多竹、竹节长且性绵的特点成为古时著名的竹纸之乡。绵竹盛产年画,与其曾经盛产竹纸有很大关系。“以竹造纸,明清极盛,全县有300家之众,年产各种纸千吨以上……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绵竹县志》中的这两段记载,清晰地道明了当时竹纸生产的盛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年画。竹资源的丰富带来了造纸业的兴旺,也带来了绵竹年画的兴旺。正如绵竹一位造纸工人所说:“绵竹年画为什么这么出名,就是做年画的纸好嘛。”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那时并不称作年画,而称“门神”或者“画帖”。宋代赵在其著作《成都古今记》中写道:“正月灯市、二月花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北宋时期成都就有了专门销售桃符(春联和门神)的市场,而当时最受欢迎的便是绵竹年画和夹江年画,两个都是盛产竹和竹纸的地方。

绵竹年画博物馆是全国面积最大,也是唯一的专业年画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价值也很高——被专家誉为四川《清明上河图》的年画《迎春图》便藏于这里。馆内藏有多幅历史悠久的老雕版,右图中,馆长胡光葵正和工作人员一起登记这些老雕版,左下图和右下图这四幅便是其中的藏品。摄影/袁蓉荪

极致旅游体验,就在凤凰旅游

 

 

立锤武将

《立锤武将》 绵竹年画老印版

图为清代印版,北派传人李方福在此清代原版的基础上,再创作了多幅独具北派艺术风格的年画作品。这两对印版不知印制过多少线稿,木版都浸成了墨色。摄影/袁蓉荪

双扬鞭

《双扬鞭》 绵竹年画老印版

图为清代印版,南派传人陈兴才在此清代原版的基础上再创作的《双扬鞭》年画,成为绵竹年画南派的代表作品,与李方福的《立锤武将》在同一年入选文化部举办的“民间艺术一绝大展”。摄影/袁蓉荪

从宋代起,绵竹年画逐年发展,明代时名气越来越大,到清代最为鼎盛。清中后期时,绵竹的年画艺人甚至自发组织了个民间行会,取名“伏羲会”。行会下有年画专业创作人员900多人,大小规模不等的作坊300多家。这些作坊大约年产门神、斗方1000万份,按照门神4个小钱一对,斗方2个小钱一张计算,仅一家平均每年创造3000万个小钱的效益,可以买75万升米。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那时绵竹年画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每年“伏羲会”还会举办两次行会,对各种年画进行评议。

年画当时已经成为巴蜀地区百姓过年的必备之物,年画创作在绵竹这样一个小县,成为了一门家喻户晓的艺术。年画产业也因此兴起,绵竹成了当时一个重要的年画交易中心,画商云集。绵竹年画不仅在巴蜀大地上广受欢迎,并销往陕西、甘肃、云南等地,甚至远销至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

每一幅年画都是“唯一”的

在绵竹年画产生的时期,中国已经有河南朱仙镇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等著名的年画,绵竹年画又和这些地方的年画有什么不同呢?2012年初,我来到绵竹市远近闻名的孝德镇射箭台年画村,采访当地有名的年画大师陈兴才。当时陈先生已经93岁高龄,仍然坚持年画创作。

陈先生跟我们介绍说:“中国各地年画的制作过程大体相同,主要有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等工序。首先由技艺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画师完成线稿,然后将线稿反贴在木头上,雕成画版。刻版完成后,将调好的墨刷在木版上,铺上当地特产的粉笺纸,用棕刷将图像印在纸上。

但绵竹年画同其他地方年画的区别便在这最后的工序,刻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到轮廓的作用,年画的上色全部是靠手工彩绘,而其他地区的年画采用的是套色印刷,年画中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版。”同样一张木刻版印制的年画,通过不同的艺人加工,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气质。因此每幅绵竹年画都可以说是“唯一”的。

在代代相传中,年画艺人总结出了朗朗上口的要诀:“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一黑”即印黑线版,“二白”是用白粉填手、脸及袖口、靴底等处,“三金黄”是用金黄色涂铠甲、头盔以及其他金属部分,“五颜六色”是指用桃红、洋红、黄丹、佛青、品兰、品绿等颜色涂衣服等其他地方,色彩的运用和笔法是年画绘制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开相,即脸部彩绘。先用调成肉色(妇女和儿童只用白粉)的颜料敷在脸部,然后用鸳鸯笔(特质扁笔,一侧蘸水,一侧蘸色)彩绘两颊、眼皮、耳朵处,用羊毫笔蘸赭色勾面部鼻子、耳朵线条,接着再点睛,最后勾画眉毛、嘴巴。陈先生说技艺高超的画匠所点的眼睛,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觉得画中的人物在注视着你。

绘画性强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显著特点,这也是受到四川地方戏剧——川剧的影响。同样作为巴蜀艺术的重要符号,川剧为绵竹年画提供了题材丰富的画稿。绵竹的年画艺人间流行着一句话:“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绵竹年画中的很多人物造型都是取自川剧的剧目,如《西厢记》、《诸葛亮》、《西游记》等。一些幸存的清代绵竹戏剧年画,也为研究川剧的演变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绵竹年画的彩绘中还有一门独创的技法,称作“填水脚”(快的意思)。旧时的年画艺人一年要彩绘1.5万至2万幅年画,每天多达60幅。这种惊人的长期绘画,造就了许多技巧娴熟的画师。他们在为作坊老板赶做完活后,趁着收拾画案的工夫,利用残余的纸和颜料,寥寥数笔便完成了一幅年画,然后拿到市场卖钱。与按照要求绘画不同,“填水脚”是艺人随心所画,而粗犷、随意的笔法反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细致作画的独特韵味。年画艺人的无心之举,却创造了绵竹年画中独一无二的绘画技法。

能够雕刻传统年画刻版的艺人不多,陈兴才当之无愧。他是绵竹清道人,幼时拜大伯为师,学习了3年年画。几十年来,陈兴才翻刻了许多传统样式的年画作品,其技法熟练并深谙传统造型。陈兴才彩绘的过程全部在桌面上完成,多为小幅,他是南派年画的传人。如果说北派年画有雄浑阳刚之气,南派年画则是小桥流水的阴柔风格。摄影/袁蓉荪

图为图片总监王彤与摄影师袁蓉荪在绵竹采访陈兴才先生摄影/程必伦

摄影/程必伦

《迎春图》以清代绵竹县城的迎春盛会为表现内容,细致地描绘了460多个不同身份和打扮的人物以及丰富的民间及商业活动。按照内容,《迎春图》大致分为迎春、报春、游春、打春4个部分,图为迎春和游春。迎春描绘的是绵竹县令坐着八抬大轿,在万民伞和“春”字招幡的簇拥下,由仪仗队护卫率领文武官员、戏装人物,浩浩荡荡沿绵竹街头进行迎春游行的场面。游春是一组表现民间艺人街头表演抬戏的画面。抬戏是指侍人抬方桌,戏装人物在行进的桌上表演,带有杂技性质,是清代川西平原比较流行的街头表演形式。摄影/程必伦

极致旅游体验,就在凤凰旅游

 

 

《迎春图》: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在绵竹市文物管理所里,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迎春图》。它是清代年画艺人黄瑞鹄受绵竹富商之聘,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彩绘年画手稿。1979年10月,绵竹文化馆馆长侯世武先生,在征集表现绵竹春游祭祀的年画时,发现了这幅《迎春图》。

《迎春图》是清代彩绘年画,一共4幅,每幅长150厘米,宽48厘米,以连环画的形式构成一幅长卷。年画描绘的是清代绵竹县城里百姓迎春游行的场景,生动呈现了当时绵竹街头的民俗和商业活动,被誉为四川的《清明上河图》。

按照画卷的内容,《迎春图》大致分为迎春、报春、游春、打春四个部分。画面中460多个造型各异的人物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街上,有头顶托盘卖花生的,有刮甘蔗的小贩,有坐轿子的商人,有测字的算命先生,人物丰富而生动。从这幅年画中,还可以看到清代绵竹商业活动中较有特色的行业,例如一家招牌上写着“本号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的店铺。当时的国药业又称咀片业,清末时期绵竹县约有30多家。因为绵竹北通松潘和茂县,南接成都,东临绵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川西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因此画面中的咀片业广告招牌又高又大,十分醒目,说明了这个行业在当时的繁荣。

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一些学者对《迎春图》有不同的看法。这幅年画目前仅有4部分,无论怎样对接也找不到每幅之间的接口。如第一幅后面的抬“三牲”和第二幅耍龙狮舞,找不到连接之处;第二幅结尾处骑马官员从砖坊出来,也无法和第三幅刚出门坊的台戏对接;第三幅结尾的《西游记》台戏,也不可能和第四幅的打春牛对接。

黄瑞鹄是一位艺术功底深厚的画家,不可能创作一幅不连续的作品。有学者因此推测,《迎春图》或许远不止目前的4幅,也有可能是在几易其主的情况下,磨损边角经过了后人剪切。至今还无人能找到原因,这是《迎春图》留给后人永远的谜。

创新题材年画

绵竹年画创作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题材不断扩大,开始从传统给木版上色的工艺中出走,除了传统的门神、财神等主题外,逐渐融入世俗生活的元素,并在特殊历史时期配合政治的需要,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社会的变革。这些原本属于乡土文化的民间艺术,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住宅结构的改变和审美的需要,年画的实用性不断下降,逐渐从驱邪祈福的门贴演变为装饰和收藏的工艺品。

骑车仕女图

《骑车仕女图》 民国时期

这幅年画描绘了身处西南的艺人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他们并没有见过真实的自行车,所以将自行车的钢丝画成花瓣状。这个时期绵竹年画的画风继承了清代的艺术风格,但创作的主题更加戏剧化和生活化。

执桃行走仕女图

《执桃行走仕女图》 上世纪90年代

这幅年画是在清代《戏蝶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画中仕女的动态做了一些调整,手中的花改为了桃子,整幅画面看起来更加生活化。

龙飞凤舞

《龙飞凤舞》 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

这幅年画是由四川美术学院谢梓文教授起稿,绵竹当地艺人姚春荣上色完成的。这个时期的年画被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

摇啊摇

《摇啊摇》 上世纪80年代

这幅年画表现了母子逗乐的欢快场面,从针线箩和服饰都能看到当年川西民间的一些时代特征。这个时期的绵竹年画开始更多地表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摇啊摇

《摇啊摇》 上世纪80年代

这幅年画是由四川美术学院谢梓文教授起稿,绵竹当地艺人姚春荣上色完成的。这个时期的年画被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

极致旅游体验,就在凤凰旅游

 

传统题材年画

传统年画是由“门神画”演变而来,早在先秦两汉时中国已有祀门避邪的习俗。汉代以后,随着造纸术的兴起,绵竹年画逐渐发展成一种纸上绘画艺术,题材内容不断丰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诸如八仙、赵公等神巫人物和神话故事。这些神巫角色是民间鬼神信仰的艺术呈现,也是人类早期对超自然力量畏惧和膜拜的精神产物。到清末民初时,绵竹年画以戏曲为主题的年画开始在西南地区流行。

十王图

《十王图》

十王是佛教中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幅绘于清代的年画主题是因果轮回,全套共6幅。摄影/赵世源

赵公镇宅

《赵公镇宅》

赵公相传名为赵公明,是道教所供的财神,有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的本领。供图/胡光葵

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麻姑是传说中的女仙人,相传每年三月初三为西王母祝寿时,麻姑用灵芝草酿成仙酒献给西王母。供图/胡光葵

5 12汶川大地震时,绵竹市也是重灾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绵竹年画,当地政府规划修建了绵竹年画村,许多年画艺人都在这里继续创作。摄影/程必伦

在纷繁复杂的民间美术中,绵竹年画的发展历尽沧桑,但其传统工艺和技术最终还是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它独特的绘画艺术填补了西部清代民间美术的空白,成为西部美术的一朵奇葩。摄影/赵世源

传统民间年画还能走多远

2013年9月,为了撰写年画的文章,我再一次来到绵竹。遇到陈强的时候,他正在年画工作室里学习刻版。他是年画大师陈兴才的孙子。1999年,26岁的陈强为了谋生,放弃了年画这个行当,前往广东打工,后来又回到成都从事保洁工作。

他说上世纪90年代时,绵竹年画的销路极为不好,农村里大部分人都开始购买更为价廉的印刷品,绵竹年画也还未进入工艺美术品市场,不像现在这样被大众认同。在这段低潮时期,绵竹的很多年轻人都放弃了这一行当,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去了。

谈到为何又从事这一行当时,他说纯属偶然。春节他回家时,正好遇到一家电视台来拍摄绵竹年画的专题片。他思前想后,觉得制作年画是门手艺,老话讲“天旱饿不死手艺人”,通过宣传这个行当或许会好起来。就这样,陈强又重新开始学习传统绵竹年画的制作。

曾几何时,每当除夕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新的年画、对联,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如今,年味不再,老房子的对开门也变成了公寓的防盗门。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民间木版年画已成了濒危的艺术。

陈强说,在我们2012年采访完陈兴才的半年后,他就去世了。我想老人心里一定是欣慰的,孙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将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在全球民间手工艺一片颓势下,陈强这样的年轻人燃起了希望。他们不但保持了传统绵竹年画的制作方法,还将年画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推出了“挤粉年画”、“刺绣年画”等不同品种。在人们厌烦了印刷品的雷同和无趣后,还是会想起手工艺品的好,还是会贴着老祖宗贴过的年画,回忆往日年味的美好。

————————————————————————————

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ravel_ifeng

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

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旅游”,获得更及时、更有用、更有趣的旅游信息

欢迎投稿至:all_travel@ifeng.com

我们将为你的作品提供亿万人观看的平台

极致旅游体验,就在凤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