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美利达、UCC、喜德盛四款入门级公路自行车横向对比
- T大
最近小编发现,好多自行车的初学者在选择自行车的时候踌躇不断,一再纠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4款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公路车。
公路车越贵可能越轻,但不代表越舒适、越容易上手,适合自己目前水平的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4款车,预算4000左右,性价比很高,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足以让你骑得舒适。
●UCC 索尼克3 4298元
●捷安特SCR1 4198元
●美利达斯特拉95 3800—4500元
●喜德盛RF500 3980元
这四款车虽然价格差不多,但风格迥异,接下来小编就从车的几何、车的配置、商家态度及涂装四个方面来为大家横向对比一下这次款车。
●车的几何
在介绍之前,首先为大家普及一下自行车的几何知识。
1、reach(前伸量)和stack(堆高)。对于公路自行车来说,Stack 和Reach是两个最重要的数值,用来衡量车架尺寸大小,利用这两个值可以推算出一台STACK/REACH=STR STR < 1.45 高速竞赛;1.45 < STR <1.55 综合骑行;STR > 1.55 舒适长途; 想象一下你就很简单理解了:S越大,R越小,骑起来腰不用趴低,姿势越趋向于山地车;S越小,R越大,骑起来越要往下趴低和手伸的更长,气动更佳,速度更快。 2、五通下沉量:五通下沉量越大,车和人的重心越靠近地面,越稳定。下沉量越小,车越灵活。 3、头管角度:头管角度越小,车越稳定。头管角度越大,车转弯越灵活。 4、坐管(立管)长度,想象一下,坐管变短,前三角跟着变小,实际意义在过去是衡量车架大小的一个值。然而随着压缩架的出现,坐管的长度没办法准确衡量车架的大小了。 5、坐管(立管)角度,立管角度越大,想像下坐垫的位置越往车头方向走。立管角度越小,座位(重心)位置越往后移。对于爬坡车架来说,立管角度是往小的走,对于平路竞速车架,立管角度是往大的走(重心位置前移)爬坡车架立管角度一般小于72°普通大组公路车的座管角度一般是72°-74°。5.头管长度,头管长度越高,一般意味着STACK值越大。
四款车的立管角度都差不多,头管角度也趋于相同,在一般公路车的范围内,属于竞速的车系。下面我们就对比一下它们的不同点。
捷安特:捷安特的STR值是四款车中最高低,在4款车中也是最为激进的一个,拥有不错的公路运动性,但同样也是稳定性最差的车型,对大众来说也是操控上最难掌握的一个。过小的STR值导致它只适合在平路骑行,而在爬坡时候趴的过低,影响呼吸节奏,骑行感受不是很友好。
美利达:美利达的STR值还算稳定,但其五通下沉值有些偏低,车人重心偏高,骑行不够稳定,始终没有心安的感觉,所以无论从操控性还是稳定性,就这两款车来说,捷安特>美利达。
喜德盛:比起其他三种车,喜德盛的“逼格”一下子就降下来了,一点也不像一辆公路车,STR值1.49,不适合竞技,日常通勤还差不多。而且其官方数据未显示的五通下沉也让人很心慌,不知到底稳不稳定了。
UCC:UCC各方面的数据都算比较折中的,虽然我们常说稳定性和操控性是矛盾对立的,但这款车很好地在这两方面找到了平衡点,几何设计得更加合理,足够稳定,操控性也不差,虽然不是最完美,却足够舒适。
●车的配置
捷安特:套件方面配备了Sora R3000套件,曲柄不对称四爪造型,大盘使用“伪中空盘片”设计,轮组的轮圈和花鼓均为Giant入门级产品,配备了一对25c的S-R4外胎,整体水平还算不错,但37mm的铝刀实在是比较“拖后腿”,太过拖重。前叉为半碳材质,有效降低车头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