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得什么病医生都让我戒烟戒酒戒辛辣,有用吗?

2019-01-18 11:24 凤凰网知之
  • T大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不管生什么病,当患者或者其家属向医生询问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的时候,医生很可能都会说:“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为什么这几条注意事项对啥病都适用呢?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众所周知,吸烟对于康复中的患者又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

外科手术: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对微小血管的作用尤其明显,会造成伤口局部血流速度减缓,供血减少、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对外界抵抗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尤其是对于断指再植等显微外科手术,吸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大量的证据表明,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帮凶”之一。尼古丁等物质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破坏作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诱发血管痉挛。这些都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直接原因。

null

消化系统疾病:吸烟是加重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它还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愈合,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导致胃癌、食道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吸烟者食欲较普通人明显要差,营养吸收不足,也不利于疾病康复。

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等等,这些都不用多说了。

总而言之,吸烟的危害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点,有百害而无一利,不管是患者还是健康人,医生劝阻你戒烟都是绝对没错的。

02

饮酒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戒烟限酒”,意思是烟绝对不能沾,但酒可以少喝一点。这种“少喝”的概念大约是指每天1-2两葡萄酒的剂量。但是这种观点也应该更正一下了。酒也应该能不喝就不喝。

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而言,酒精可能加剧伤口渗血,也可能导致伤口肿胀,不易愈合。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而言,血管弹性比较差,酒精引起血压上下波动,更容易导致小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

酒精对于消化系统更是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对于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等疾病可直接导致加重。饮酒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酒造成肝功能损害、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更是众所周知。饮酒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也很明显,会造成血糖忽上忽下不稳定,会造成血尿酸明显升高,诱发急性痛风。

null

有一些支持饮酒的观点认为酒精可扩张血管和增加血流量,少量饮酒对心血管病有一定好处,但是这种观点的证据并不十分充分。而且跟饮酒带来的危害相比,这点好处是微不足道的。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提示,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对中国人而言更容易致癌,酒还是越少喝越好。

03

辛辣刺激食物

跟前面两条相比,忌辛辣刺激食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持的。为什么医生还会这样说呢?

1. 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从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来看,辛辣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类似痛觉的一种刺激。辛辣食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有可能加重胃炎、消化道溃疡,影响溃疡的愈合。

同时,它可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可导致腹泻,腹痛,甚至肠梗阻等不适。对于痔疮患者,吃辣可导致局部充血,加重痔疮。有一些咳嗽和哮喘可能也与辣椒素的刺激有关,所以此类患者也要谨慎。

2. 对于生了大病的患者,或者刚刚做了大手术的患者来说,由于长期卧床不活动或者身体机能虚弱,都容易消化功能不良,所以我们一般建议首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待身体逐渐恢复,再逐步添加种类丰富的食物。

3. 医生对所有人都这样嘱托。忌“辛辣刺激食物”这种说法中庸而保守,人畜无害,永远都不会错。医生如果比较忙,没时间详细思考或者给病人解释,就有可能条件反射式地把这句话抛给病人。而大多数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非常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

null

事实上,辛辣食物有一定的促消化和刺激食欲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长期喜欢吃辣的人来说,如果饮食口味太清淡反而没有食欲,这样反倒会影响营养吸收,这时适当加一些辛辣并没有什么坏处。当然,过量了肯定也不好。

给患者提出一些食物的禁忌,其实还是一种文化传统和人文关怀。 如果医生说:“不忌口,想吃啥吃啥。”某些患者是不是反而还会有点失落甚至起疑心呢?

 

的确,病痛并非一日养成。特别是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导致一些疾病越来越发常见与年轻化。在“看病贵”、“看病难”的当下,日常养生、预防显得更为重要。而健康饮食,养生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永远都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养生信息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识别不实谣言,最靠谱的保健养生知识?怎样在繁杂琐碎的方法贴士中,找到最能解决日常困惑的方案?

知之×春雨医生推出养生精品课程

中年男子保养指南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现“知之”微信频道,三甲医院主任级医师从6大角度解读中年男子常见的养生误区,告诉你科学的养生方法。关注我们,更多健康内容为你呈现!

家人有保健养生的需求,但不知道如何过滤、甄别网上的「养生」信息?那就送给他们可靠的、有用的内容。 

长按下面二维码

推荐知之”微信频道

现在立即关注

更可以免费获取

更多实用健康指南 

关注就能知道

责任编辑人:刘嫣然 PSY117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