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晖DS216+II选购备忘录:养一片属于自己的“云”
- T大
只是这好景不长,随着盈利前景不明朗以及相关法规出台,不是这家关闭服务就是那家转型。所伴随着的,是一边哭着没良心一边抢着时间转移数据。更可怕的是,接二连三出现的云盘内容/隐私泄露,让人心惊胆跳。
所以在打了三年嘴炮以及尝试多种方案后,我还是买了第一台NAS给自己。这篇文章所要说的,就是养一片属于自己的“云”。
需求而定的解决方案
应该买台NAS了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没到时候,更应该说没这个需求。NAS可以看作是台简易化的电脑主机,只是在功能方面更为倾向于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保护。
但更多人的实际需求,其实是小数据同步与大数据的快速移动,我的解决方案是选择靠谱的云服务和搭配轻便的实体存储。
这既是方便还便宜,更是将网络速度的要求降至最低。想想出差时那些酒店的网络,真的是有连一个word都下载不了。
不过就以这样的浅层需求而言,我更为推荐选择小米路由器HD这样的复合产品来尝新鲜,或者说是提前练兵。
确实其所实现的功能与性能并没有那么的丰富和强大,但相对较低的金钱成本以及在手机App这方面的使用体验,可都是要友好的多。当然最后的归属,是正儿八经的NAS。
这两个所提供的玩法更多,在软硬件层面均有相当大的弹性与改造空间。处理器、内存、存储空间等,外形设计、散热系统、显卡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统统都能换用更强更好。软件方面如Windows、Lunix等,或是以低成本打造“黑群晖”,更是标准套路。
总而言之,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群晖,或者其他
最实际的解决方案,就是符合实际需求。人老了就折腾不起时间,所以我选择省事省时间的成品——NAS。NAS厂牌有很多,既有群晖、铁威马、威联通等专精于此道的,也有西部数据、希捷、网件等知名品牌顺手掺和一道的。
其中群晖的知名程度应该是最好的,并且口碑评价等方面都相当不错,特别是新的DSM 6.1,更是让“黑群晖”成为特有名词,进一步佐证其系统软件方面的优秀体验。所以就决定是你了,群晖!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双盘位的DS216系列就足够满足需求,尤为推荐标准版,经常有的硬盘捆绑促销,在售价方面挺有优势的。至于便宜点的DS216j和DS216se嘛,个人看来不缺这点还是直接到标准版得了。
此外如果你经常看视频,DS216play在视频转码以及软件功能方面的加强,是会有所帮助的。作为系列的顶配版,DS216+II则是有更强的性能,在缩略图生产速度等方面更佳。既然“不充值你怎么会变得更强呢?”,所以买能够成熟的价格里最高的那一款吧。
机身采用的聚碳酸酯材质,配合表面略微粗糙的处理,做工扎实对得起价格,也说得上易于打理。其实能够看得出群晖很努力的想做出美感来,所以用前面板挡住内部结构,并且用上高光漆面营造高级感。
也确实是能够加点分,但整体审倾向还是作为工具放在角落。
为保证散热时的进风量,其机身两侧的群晖logo也是作为进风孔用,前面板也留出缝隙来,背面的风扇口更是大咧咧的镂空。这效果是挺好的,连续几日下载都没毛病。
但这使得其相当容易积灰,并且难于清理。朋友买的同款放在广州的房间里,两边logo没多久就有肉眼可见的灰尘积累,你说要放在北京那会儿咋办?
另外拆机时可提前装备条笔记本内存。DS216+II标配的1G内存为可插拔式,也就意味着能够自行升级,对于DSM系统以及套件运行有好处。(当然就没保修了啦也......)按照目前4G/8G分别是250和500块钱左右的价格,性价比还不错。
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这里就插播一段硬盘的事。买硬盘的选择很少,其实就是在西部数据和希捷里选择,但选项又不少。前有红蓝绿紫黑金,后有狼鱼鹰,还有各种不同的容量、转速以及Pro版。其中买多大容量和买多少块,纯粹就是看菜吃饭的事,摸着自己钱包决定就好。(当然NAS是越大越好)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盘,里面有点将就。要是心大点,就按照最便宜的买最大容量的就好,这年头出问题的概率已经是越来越小。
要是心细点,考虑到NAS需要7*24小时连轴转,并且多盘位导致的发热集中以及共振,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针对吃设计的硬盘,如希捷酷狼或西数红盘。讲道理这些盘的价格与普通版的差距并不大,像酷狼比酷鱼同容量的大概贵200块钱左右。
除在硬件外的针对设计外,前者在软件方面还有IHM技术加持,并且在群晖的系统底层直接集成。正如这个小标题所说,再贵的硬盘总有买得起的时候,丢了的数据就真TM丢了。所以我最终选择的是希捷酷狼,话说这年头的硬盘价格真贵,两块6T加起来比NAS还要贵......
此外其还配备有AgileArry技术,提供智能恢复控制机构和电源管理。前者能够缩短故障停机时间,避免重建RAID,其实就是提升错误修复能力。后者则是节省功耗,让歇着就歇着尽量续命。硬件层面的感知并不明显,主要来说说希捷酷狼特有的IHM。
将支持该技术的硬盘插入后,即可在DSM存储空间管理员中看到狼头标志,相关的功能选项也会出现IronWolf健康管理。操作起来很方便,几分钟即可检测完毕,也可建立自动的循环检测计划。需要注意的是,群晖默认就设置有S.AM.R.A.T.检测,需要自己手动修改或新增IHM的。
硬盘都是新买的,检测出来的结果自然是相当的“正常”,后续有啥特别就等后续出问题再补充吧。(当然最好别出问题......)要注意的是,该技术是需要希捷酷狼和DSM 6.1时,才能够启动的。
- RAID 0:最少需要两块硬盘,速度翻倍总容量不变,数据不可恢复。
- RAID 1:最少需要两块硬盘,速度正常总容量减半,硬盘之间互为镜像,具备修复可能。
- RAID 3:最少需要三块硬盘,其中一块用于数据校验,其余作为存储空间。当前者损坏时数据不可恢复,后者其中一块出现问题时,可实现恢复。
- RAID 5:RAID 3的加强版,每块硬盘均存储数据和校验信息,其中一块出现问题时,可实现恢复。
- RAID 10:最少需要四块硬盘,两块硬盘之间组成RAID 1,两组RAID 1再组成RAID 0。速度翻倍总容量减半,具备恢复可能。
其中的最佳选择是RAID 10,既保证数据安全也有着更快的速度。但这需要四盘位或以上的NAS才支持,相对而言金钱成本也较高。对于双盘位的DS216+II来说,互为镜像的RAID 1是数据安全的唯一选择。
要是你我一样买全新的硬盘,容量还是一样的,那就是感觉不出来。因为在安装DSM时,SHR就同步完成设置,甚至都没给你选项......需要注意的是,SHR默认是将两块硬盘设置为RAID 1模式。
个人建议不着急的可以等快存满时,再手动改为Basic模式。这样前期保证数据安全,后期容量翻倍。
掌握核心科技
花了这么长的篇幅来铺垫,总算是说到正题,群晖赖以成名的DSM。这全称为DiskStation Manager的操作系统,相比起群晖的硬件有着相当大的意义,这大概意思是买高通基带送处理器、买英特尔送牙膏等同的。
特别是在经过几个大版本更新后,其操作逻辑、细节功能以及扩展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提升。这里就来简单的吹嘘下,毕竟有“黑群晖”声名在外以证明其受欢迎程度。
QuickConnect ID的作用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自定义域名,可方便的进行远程访问。这就和我们上百度、微博、腾讯等官方网站是一样的,其地址唯一且方便记忆。要是没有这玩意,想要进行远程访问可得有公网IP、端口映射等各种麻烦事呢。
通过Cloud Sync,即可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顾名思义,该功能就是实现云端同步,其可实现NAS本地与云盘双向同步,从而实现数据统一。操作起来也很简单,通过登陆相应的云盘,即可实现双向同步、单向下载或单向上传等计划。
最实用的就是同步手机相册,设置流程和在局域网内上传速度都相当的简便。但可设置项不够细分,并不能指定在某个Wi-Fi或某个时间点才同步。并且多设备同步时,资料也会混在一起,强迫症要注意点。
但相对要吐槽的是,其支持的U盘格式与NAS有关,要exFat需要付费购买套件后才支持。并且该功能的便捷,进一步的凸显DS216+II取消SD卡槽的麻烦。这拍完照直接插卡就能自动同步,局域网内直接用Lightroom即可操作、导出和整理,能免除不少倒腾的步骤和时间啊。
但针对的方向有所不同,并且在功能界面等细节做出调整。如Photo Station通过NAS本身的计算性能,提前生成缩略图,使得浏览更为方便高效;Video Station则是通过外界合作,对文件进行识别,自动下载海报、简介以及字幕。此外这几项功能均提供手机App,甚至是TV版App,使得使用更为方便。
此外通过相对应的功能套件或硬件措施,其还可以作为邮件收发,或是视频监控保存。总而言之,这功能丰富且可玩性强,有兴趣的能够折腾一两个月都不重复,对于小型工作室来说也省了不少事。
此外在交互逻辑上,似乎还停留在Android 4.X的感觉,用倒是没问题就是觉得别扭而已。并且相比起竞品们对于微信的友好支持,群晖的设计思维依然在与PC端的操作。这自然是很专业了啦,只是被智能手机惯坏的我们,自然更希望高效、方便以及一键式的解决方案。
属于你自己的“云”
方便的QuickConnect ID使得我在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方,都能够浏览到想要的照片、视频或资料,并且能够方便的进行远程下载等操作。虽说要吐槽群晖在硬件方面的中规中矩,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DSM既是方便好用,更是有着强大的扩展性。
更重要的是,在设置好云端同步、手机同步以及文件夹同步,还有USB Copy等计划后,我不再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倒腾资料,并且资料的安全保障要高的都多。最关键的是,这片“云”属于我自己,不再有意外的政策问题强制关闭,也不会被失效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