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对澳洲原住民的生活感兴趣,这决定了他作为画家的一生| 100个有想法的人

2017-06-06 14:14 好奇心日报
  • T大

4 月 1 日,北京“今日美术馆” 3 号馆中央,围着一根装饰得色彩斑斓的柱子,圈出一块干净的沙地。画家周小平和搭档柯蒂斯·泰勒赤脚走进去,用手抓着红色和黄色的赭石、黑木炭以及白石膏粉,在黄沙上逐渐洒抹出同心圆、弧形、井字方格等图案。

周小平不时抬头向四周的观众们讲解:红黄黑白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最传统的四种颜料,而这些图案代表着“国家”“起源”等含义。

与这场沙画显得符合的,是这场个人画展的名字“重返大地——周小平艺术澳洲”。

周小平是一位从 80 年代末就移居墨尔本的华裔画家,今年带着自己三十年来的绘画作品回国办展,一共三个城市:4 月北京第一站已经结束;接下来还有成都当代美术馆(5 月 27 日至 7 月 2 日)以及南京江苏省现代美术馆(9 月 9 日至 9 月 30 日)。

周小平的创作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都和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有关。展览中他的画作充满大块抽象的交叉色块、以及异域符号一般的图案。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一些沙漠中部落生活的照片,以及滚动播出的视频片段。此次和周小平一同来中国的柯蒂斯·泰勒,就是一名来自澳洲北部阿纳姆丛林的原住民,不过他早已在城镇生活,是一名电影工作者,正在和周小平合作进行纪录片的拍摄。

两位观众在一幅名叫《水洼》的画前停留。其中一位告诉《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她喜欢周小平的画,因为看到他使用包括赭石和传统中国油墨、画布和宣纸等多种材质的“混搭”,由此产生出了美丽的纹理和色彩。

水洼(1) (2) (3) (4) (2017年) 墨,丙烯,宣纸,布面 100 x 68cm 

男孩 (2015年) 墨,油彩,宣纸,布面 138 x 207cm

周小平和柯蒂斯·泰勒

这场展览前后需要花费大约百万人民币,为此周小平申请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艺术基金,也得到了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机构的支持。当然,他还需要拿出一笔个人的投入。

这位 57 岁的画家此前规模最大的展览是 2011 年和已故原住民艺术家约翰·布龙布龙(Johnny Bulunbulun, 1946-2010)合作的“海参——华人、望加锡人、澳洲土著人的故事”展览,为时 3 个月,吸引到 27 万观众参观。

1988 年,周小平在黄山写生,遇到了一个澳洲皇家理工学校的女学生,对方上前询问是否能买他的画,回家之后又寄来了邀请去澳的信件。他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的艺术系,之后做了几年教师,那份工作只令他感到无趣。

在澳洲中部沙漠小镇“爱丽丝泉”(Alice Springs)上,周小平遇到了皮肤黝黑、以荒漠为家的原住民。

“他们的外表和肢体语言给我留下了非常震撼的印象。听说那些色彩漂亮的绘画作品都出自于他们之手,这让我对这些人和他们的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想到这种‘一见钟情’却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在随后长达 28 年的岁月中,由第一次见到原住民时的震惊,到逐渐追寻着原住民的足迹走进到融入他们的生活。我的艺术创作伴随着这个过程逐渐成长,而我的动机也在转变,希望通过对原始艺术文化的吸收帮助我在艺术创作上有新的突破。”他此后总结说。

周小平又从中部来到北部被称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首府”的达尔文市,在那里认识了两位白人,一位是与原住民关系密切的艺术家奇呸斯(Chips Mackinolty),另一位是北部土地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员彼特·库克(Peter Cooke)。他们送他去了阿纳姆丛林里的曼宁格瑞达 (Maningrida)原住民社区。之后他延长自己的签证,并最终留在了澳洲。

被称为“澳大利亚红色心脏”的红石头乌鲁鲁(Uluru)

在原住民艺术中,绘画是最突出的形式。他们把图案绘在岩石、树皮、圣品和地面上,也在自己的身上作画。传统绘画的图案由线条、圆圈和点组成,这些图案中通常蕴涵着故事,或者代表着部落历史,或者代表着“梦幻时期”(世界创世初段)的神灵,往往具有一定的宗教或精神的内涵,也具有叙述历史的作用。

前 BBC 和香港电台记者、“原住民艺术”网站作者杰尔米·伊库(Jeremy Eccles)在评论周小平的文章中写道:“(原住民)他们在一套严格的规则体系下欲适应如何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存,但这套体系却缺乏可能引起技术变革的灵活性,就像发生在其他文化中的那些变革一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套建立在有助于记忆的视觉符号基础上的规则体系,现在却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而这种艺术形式又恰好是让周小平走进澳洲原住民社会的原因。 ”

现代艺术从原住民身上汲取能量的例子由来已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毕加索,当时让他意识到艺术非同凡响的另一面的,是非洲木刻面具。

小袋鼠 (2009年) 丙烯,布面 169 x 265cm 

周小平凭着本能和兴趣与原住民打交道。他真正能够靠卖画为生,还要等到 90 年代末之后,此前他大约有 7、8 年时间还靠打工赚取生活费。他一度受聘于原住民学校,为校方自编的英语、方言课本画插画。周小平长得瘦高,看过电视的孩子们叫他“李小龙”。

周小平和来自西澳大利亚北部的已故画家杰米·派克(Jimmy Pike,1940-2002)成为了朋友 。今年“重返大地”展览上还播放了 1989 年的纪录片《杰米·派克的探索》。

周小平说:“最早我在一个小城镇画画时,总有人跟我说起一个叫吉米·派克的当地艺术家,所以我就想去见他。但是到他家之后他太太说他酗酒犯法了,正在监狱。我想办法到监狱见了他,跟他聊了很久原住民的艺术,还相约第二年一起在荒漠中的一棵大树下见面。第二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棵树下,我们在树下画画,画对方。他跟我讲很多故事,教会我很多在荒漠上生存的技能。比如说他告诉我很多事是用一根棍子就能搞定的,比如捕捉蜥蜴,寻找食物。”

1996 年,周小平把杰米·派克带回中国,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展览了他们在荒漠上的创作,1999 年他们再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双人展。

周小平和杰米·派克的照片、作品

第二位给周小平很大影响的,是来自阿纳姆丛林中部地区的艺术家约翰·布龙布龙。“布龙布龙是他的土著名字,意思是‘蜘蛛’。我的土著名字是‘望布龙’,意思是海龟。我们在他的部落中相识,我跟着他一起打猎、画树皮画。2009 年,我邀请他到我墨尔本的工作室,他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在那住了一个多月,创作了很多作品。”

他们一起画了一幅《回归生命》。布龙布龙在这幅画的右边用传统树皮画风格,以细致的交叉线画出了大海、独木舟和很多鱼。周小平在左边用绿色和蓝色画出中国水墨风格的水域。鱼从右边的长方形“游”到了左边,从使用天然矿物石颜料的原住民艺术形式,变成了水墨和丙烯画成的中国鲤鱼。

周小平说,本来左右两边并无交集,灵感来自于某天他在工作室里打了个盹儿,一睁眼,他突然意识到布龙布龙的鱼在游动。

回归生命 (2009年) 丙烯,天然色素,水墨,宣纸,布面 170 x 285cm

和布龙布龙成为朋友后,周小平被允许进入了几次原住民神圣的宗教仪式。

他起初对很多问题感到困惑,例如那些符号,“为什么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与我是那么的不同?”后来他了解到,在原住民的人类起源传说中,“彩虹蛇”居住在“水洼”里,并开辟了这块土地,建立起生死轮回之说——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国的龙。周小平的画作《龙》里,模糊的庞大生物身边,有代表“水洼”的圆圈。

周小平阐述说:“从我对原住民文化的体会开始,我的艺术创作,参与了很多自然性的表现和流露,是一种回到原始和源头的艺术过程。比如像那些人类早期的岩画,就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来自于‘真实’。这些‘真实’会逐渐符号化,并自然而然地赋予某种意义。从文化的立场来说,它就成为我后来的一些创作的方向。当然,这个过程也融入了一些我年轻时受过的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我相信这种自然的结合就会产生非常根本性的美学意义。”

 龙 (2016年) 墨,丙烯,油彩,宣纸,布面 137 x 274cm 

但是在“取用”这些原住民文化的过程中,周小平遭到了不少质疑和反对。

2005 年,周小平感到自己的创作“还停留在一个表面、一种皮毛”,于是申请进入达尔文大学念研究生。他以为能在那里遇到领域内的专家,但实际上他的一些老师不喜欢他的创作内容。学校在当地博物馆举行了三天研讨会,讨论他是否有权利继续。

“你不是原住民!” 他的老师说,“你没有权利使用这些图案符号。”

几十年来,有关原住民事务的政治正确性在澳大利亚引发过各类广泛讨论。充当着“监管者”角色的往往不是原住民或者艺术家本身,而是来自学术界、媒体以及博物馆界掌握话语权的人士。周小平把他们称为“主流社会”,他说反对声从第一天直到今天都没有停过,“他会用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去对待,不可以这么做。”他认为其中很多人把自己摆在“代言人”的位置:“比如说国内有一些对那个少数民族的领导方式,也有一点很敏感,非常明显在这你不要去谈一些问题。”

事实上,1970 年代以来,伴随着原住民艺术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也开始不断发生一些“谋利者(carpetbaggers)”欺骗、剥削部落原住民进行商业谋利的事件。1985 年,北领地延杜穆小镇(Yuendumu)的本地艺术家为此发起了维权运动,在政府的参与下成立了自己的独立销售网站。

一些“外来人”对于艺术文化的“借鉴”也被摆到敏感的位置。1980 年代,悉尼画家 Tim Johnson 和原住民联合创作了一批精美的画作,但因此受到了很多批评。不过这中间又有微妙的“尺度”,艺术评论家 John McDonald 记载道:“一旦人们接受了约翰逊只画有授权的原住民图案,并与其他画家分享联合创作的收益,这样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就消失了。”

周小平说,他身上的争议从 2005 年至今也逐渐“得到了解决”。他得到了来自原住民学者马西亚· 兰顿(Marcia Langton)教授的支持。她在这场辩论中的观点是:周小平在推动原住民文化的动机令人敬畏,对其复杂性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惧怕的;那些批评者试图愚蠢地将人们对待原住民的认识限制在远古的区域框架里, 而不是继续他们的“现代性”。

2011 年,马西亚· 兰顿和周小平以及布龙布龙一起,合作完成了北京首都博物馆“海参——华人、望加锡人、澳洲土著人的故事”的那场展览。

展览的构思源于阿纳姆丛林的原住民、印度尼西亚民族望加锡人之间的一段历史:自 18 世纪起,望加锡人就定期造访阿纳姆丛林的原住民。他们以海参和其它自然资源作为贸易基础,为北部澳洲带来语言、技术和宗教上的变革。而同样通过望加锡人的销售网络,澳大利亚北部与销售海参的中国市场产生了联系。

遗憾的是,布龙布龙本人在展览开始前不久去世了。

“海参——华人、望加锡人、澳洲土著人的故事”展览

周小平希望今年的“重返大地”能够复制六年前“海参”展览的成功。他把那次展览视作事业的一次“转折”,直接的后果是,“有更多人认识了他”。澳大利亚 ABC 电视台推出了专题纪录片“水墨与赭石”(ochre and ink)。

但“重返大地”的规模比不上“海参”。周小龙那次带来多达十几人的团队,专门工作了两年,前后筹备加起来十年,总花费达到了 500 万人民币。不过,“海参”得到了澳大利亚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公司力拓(Rio Tinto Group)的全额赞助。

力拓从 70 年代起就成为了最早向中国市场供应铁矿石的西方企业之一,如今中国是其仅次于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市场。但另一方面,力拓从 60 年代起因为开发土地资源,没少遭到原住民的抵制。

2009 年,力拓集团在华高管卷入“间谍案”遭逮捕,中铝对力拓 195 亿美元注资的交易也以力拓宣布取消告终,此事导致中澳关系恶化,不过当年年底,副总理李克强访澳得到缓和,当时签署的《中澳联合声明》同意,于 2010 年至 2011 年在中国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年”,2011 年至 2012 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在此期间,陆续有数十个澳洲文化艺术展览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其中不乏与原住民相关的项目。

周小平并不会把自己的展览和这些宏大背景绑定在一起,“对于个体来说,我觉得蛮有意思的,我愿意(分享),就这么简单,没有太多的高尚的想法,你知道吗?”

周小平通过个人网站卖画,每幅画卖出大约“中等”的价格。直到 50 岁之后的这几年,他才感受到自己似乎“进入到一个精神上的阶段”,消化掉之前所得,去试图建立“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甚至“去土著化,去中国化”。有了解原住民文化的人,夸奖他“画得很对”。

他现在不常到荒原上去了(他说没必要“做给别人看”),不过他说那些在荒原上待久了的经历,给人最大的影响是再回到城市中,“变得有点忧郁”,“就是你把自己变得孤立了”。

在“重返大地”的展览目录中,周小平最为重视的评论来自杰尔米·伊库。

周小平说,他和伊库达成了共识——在自由使用原住民文化符号的问题上。但文章中使用的一些词语让他很不舒服,例如原本的标题并不是“见解”(insights),而是“侦查”(spy)。

他把它改掉了。

题图来自周小平画作《跨越 (2016年)》、《杰米与小平的肖像画 (1999年)》,文内图片来自今日美术馆、展览目录图片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